
SERVICE PHONE
1388068322发布时间:2024-10-13 12:18:54 点击量:
肇庆这所本土院校跆拳道队在全国赛中斩获3金!有何奥秘?“我想拿全国冠军,并为之奋斗!”广东理工学院跆拳道队优秀运动员梁海燕说。近日,第18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(总决赛)在湖北省咸宁市举办,来自全国152所高校近千名大学生跆拳道运动员齐聚亮相。
在这场全国大学生跆拳道最高水平的单项赛事中,一所来自肇庆本土的高校——广东理工学院斩获佳绩,该校跆拳道代表队派出梁海燕、刘颖诗、谢建军、周海颖4名精英运动员参赛,最终取得了3金2银1铜、第四名1项及甲组女子竞技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。
“热爱不求回报,夺冠锦上添花。”该校跆拳道代表队运动员周海颖说,“喜悦是肯定的,但更多的是感谢教练和队友的陪伴和支持。”
这位从六年级就开始学习跆拳道的女孩,在高二、高三期间断了两年的跆拳道学习,进入大学后想继续参加跆拳道学习和比赛。在打听到学校有跆拳道校队后,她毫不犹豫地加入队伍,重续她热爱的跆拳道生涯。
“我的体能很差,相同的训练强度要比别人消耗更多体力和时间。幸好队友和教练一次次鼓励我,让我能咬牙坚持下去。汗水和泪水都让我更茁壮地成长。”周海颖表示。
在她眼中,跆拳道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。“学习跆拳道需要与时俱进,敢于吃苦。我希望以后能在跆拳道领域发光发热,推动跆拳道行业蓬勃发展,走进更多大众的视野。”
相比周海颖的“淡定获奖”,该校另一名获奖运动员梁海燕更加激动。“我想拿全国冠军,并为之奋斗!”梁海燕表示,“打赢了之前的对手,我无比激动,当初吸引我加入学校跆拳道队的,正是这份热爱。”
“有一阵子,我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都很差,是教练周尤老师的鼓励和开导,让我有坚持下去的毅力。”梁海燕表示,“接下来我会继续学习跆拳道,在实习期间也会利用空余时间和精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势和体能,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。”
这早已不是在广东理工学院跆拳道队首次斩获大奖。在2024年的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中,该校跆拳道队获得了5金1银6铜。队员梁海燕获得甲组品势“最佳技术奖”称号。周尤和彭志刚两位教练获得“优秀教练员”称号。在5月刚结束的第18届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(南方赛区)中,该校代表队喜获1金4银1铜。究竟有何奥秘,能让这所理工类高校在跆拳道项目屡次获奖、备受关注?对此,两位教练员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。
“学校在跆拳道项目培养上注重因材施教,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,引入了先进的训练设备和科学的训练方法,如利用电子护具让学生在体验真正的比赛场景中训练,提升应变能力,考查训练成果,同时,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训练中,帮助队员们克服比赛压力,保持良好心态。”该校教练员彭志刚表示。
周海颖也表示,学校在场地、器材上不吝投入,硬件设施完善,为平时的训练提供保障。而教练们也会因材施教,挖掘不同队员的潜力和长处,并设定不同的训练方法。
跆拳道项目在该校并非一项小众的运动,这得益于跆拳道项目和校园文化的深度结合。“教学中,我们最大的亮点在于将跆拳道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,通过开展公体课、学生跆拳道社团等,培养学生的坚韧、自律和尊重他人的品质。”彭志刚表示,“下一步,我们计划增加实战训练的比重,让队员们在真实的对抗中积累经验,并加强体能训练,提高队员身体素质,通过开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动来提升队员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。”
教练员周尤则认为,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代练,以此去强化人才培养,是该校跆拳道项目的最大亮点。
仅在今年星空体育,该校就参加了2次国家级比赛、1次省级比赛,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,也提高了效果和成绩,同时,通过竞赛推动跆拳道项目的建设和发展,促进体育教育繁荣。
彭志刚表示,下一步将加强与其他优秀团队的交流合作,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训练理念和技巧。同时挖掘更多有潜力的学生,提供更专业、系统的训练。
“下一步的首要计划是招新。新一批大学生马上就要入校,我们希望能发掘更多热爱跆拳道和有天赋的苗子,并及时定制新周期的训练计划,为下次比赛做好准备。”周尤表示。
该校体育学院副院长夏磊说,接下来,学校将在保持现有教练人员的基础上,不断引进新的教练血液,辅助现有教学团队,同时加大跆拳道项目的课程开设,让更多学生学习跆拳道、爱上跆拳道。
近年来,肇庆先后举办各类跆拳道比赛,如2023年广东省跆拳道联赛肇庆站、全国跆拳道俱乐部联赛大区赛(南部)、广东省跆拳道示范团精英挑战赛、肇庆市青少年跆拳道公开赛等,推进“体教融合”,为跆拳道项目在肇庆的发展培育丰厚的土壤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该校外,肇庆鼎湖中学也是肇庆跆拳道项目的“一张招牌”。该校以跆拳道项目为基础,践行“体教融合”理念,在2022年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,由该校组成的肇庆跆拳道代表队共夺得1金1银2铜,其中,卢秋怡夺得了甲组女子46KG金牌。该校为省、市培养和输送一批优秀运动员,贡献跆拳道项目的肇庆力量。
“肇庆有着浓厚的体育文化底蕴,家长对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度较高,这是很大的优势,体育氛围良好,政府和社会对体育事业支持力度大,而且群众对跆拳道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近年来也在不断提高,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广泛基础。”彭志刚表示。但与此同时,专业场地和设施不足、高水平教练人才短缺也是他的担忧,他认为仍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,提供更丰富的比赛机会,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跆拳道事业。